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中國石化”)圍繞審計工作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的發展目標,通過強化頂層設計、深化數據應用,加速構建“業審融合”數據審計平臺,推動審計工作數字化轉型升級,較好發揮了促進中國石化高質量發展的“全科醫生”和“經濟衛士”作用。
一、把握發展機遇,堅持守正創新,構建“業審融合”數字化審計新模式
(一)提高政治站位,堅定科技強審信念。
面對數字經濟和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,中國石化認清大局大勢、強化政治擔當、上下協同發力,建立了按業務域推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“域長”負責制新機制,形成了“業務主導、技術統籌、協力推進”的信息化工作新局面;成立了中國石化數據治理委員會,初步形成了數據治理組織體系,為推動數據資源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礎,為“業審融合”創造了良好環境。
(二)強化頂層設計,統籌謀劃發展目標。
在中國石化《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》以及《審計工作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》中,提出了數據審計平臺建成投用,審計監督能力和效果顯著提升,實現高質量審計護航公司高質量發展,在央企“站排頭、爭第一”的目標。堅持頂層設計,統籌提出了以“審計數據專區+審計作業專區+審計管控專區”為核心內容,基于數據驅動的數據審計平臺建設方案并獲得立項批復,全力推動傳統的經驗型審計向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審計轉變。
(三)強化組織保障,加速形成建設合力。
針對數據審計平臺建設的新特點、新要求,在2020年組建審計部數據審計團隊的基礎上,2021年進一步明確了審計信息化一體化管理運行機制,在審計中心專門設立了數據審計室,主要負責總結審計查證案例方法、提報審計模型需求并參與建設、開展審計項目技術支持等工作。同時選取14家集團公司直屬企業試點開展數據審計工作,組建了284人的集團公司兼職審計數據梳理和模型研究專家團隊,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審計信息化建設組織體系和“總部+企業”兩級數據審計建設合力。
(四)強化數字引領,總結提出審計數據建設方法論。
堅持傳承創新,按照“數據+平臺+應用”的中國石化信息化發展新模式,以及統一的平臺架構、技術路線和標準規范,進行數據審計平臺的設計、開發、部署?;谥袊洜I管理數據服務平臺,總結形成了具有中國石化特色的“需求梳理、系統調研、數據匹配、數據獲取、‘寬表’建設”審計數據建設方法論;針對審計所需內外部數據跨領域、跨系統、跨層級的特點,結合集團公司業務域體系架構,創新提出了審計數據 “寬表”建設方案;圍繞近年審計發現問題和典型審計案例,探索應用信息技術建設“空轉、走單貿易”“組團投標”等近百個審計數據模型,實現數據的快速處理和智能分析,有效發現數據內的隱形關聯關系,夯實轉型升級數字底座。
二、聚焦主責主業,堅持價值增值,審計數字化轉型取得新成效
(一)優化系統功能,著力提升審計管理水平。
加強審計業務標準化管理,依據《中國石化審計工作流程與規范》,對審計項目流程進行了全面優化和再造,實現了審計項目全流程在線作業和在線管控,進一步夯實審計組長和主審責任,做足做實審前調查和審計整改;將各類審計監督工作成果和信息數據進行整合,建立了包括問題分類庫、法律法規庫、兼職專家庫、審計檔案庫、案例方法庫和企業基礎資料庫的6大主題審計資源庫,使得多年來在審計實踐中積累沉淀的寶貴資源得以顯性化歸集利用,讓審計成果增值賦能。
(二)強化數據應用,著力提升審計監督成效。
明確要求所有審計項目都必須借助內外部信息系統和財務報表分析、審計模型及AIS等審計查證工具,開展遠程在線審計,查找疑點線索,確定審計重點,增強現場審計的針對性。2021至2022年上半年集團公司層面審計項目均實現了“遠程在線+”審計,保障了集團公司審計任務全面完成,輔助發現了違規分包、惡意串標、超信用限額賒銷等問題線索數百個。同時,復盤典型案例審計方法,提出審計數據需求,為開發審計模型奠定了基礎。
(三)深化價值引領,著力推動數據資源共享。
面對集團公司海量業務數據,審計部圍繞財務、采購、銷售和工程領域的36個內控流程,梳理提出了與69個業務信息系統相關的600余個審計關注事項,聚焦生產經營主要風險領域和關鍵環節,充分挖掘數據資源價值;與各業務域同向發力,通過經營管理數據服務平臺,累計獲取了42個業務系統、2千余張底表、7萬多個字段的數據,有力推動集團公司數據共享應用。
責任編輯:種震宇 |
【關閉】 【打印】 |